小斑馬穿新衣PPT課件教案圖片這個PPT共6頁,該文件包含了PPT課件,教案。PPT的教學目標初步了解小斑馬身上條紋的特點,嘗試在輪廓線內用黑白間隔的方法涂色,喜歡斑馬,樂意打扮小斑馬。
【設計思路】
動物花花衣的主題已經開展一段時間了,幼兒對于不同動物的皮毛有了一定的了解,而這其中,小斑馬以其可愛的造型,獨特的皮毛吸引孩子的眼球。因此從孩子的興趣出發,開展此活動?;顒宇A設以情境化的語言導入,在小斑馬穿新衣的情境中,引導幼兒嘗試在輪廓線內用黑白間隔的方法涂色。
活動分為三個部分:第一環節,通過觀察讓幼兒發現斑馬紋的特點,為下面的表現作鋪墊;第二、三環節亦是活動的難點,通過講解,分解難點,師生共同嘗試第一次表現到幼兒個體操作表現,也是一個檢驗幼兒是否內化的方法之一。
【活動目標】
1、初步了解小斑馬身上條紋的特點,嘗試在輪廓線內用黑白間隔的方法涂色。
2、喜歡斑馬,樂意打扮小斑馬。
3、培養幼兒良好的作畫習慣。
4、嘗試將觀察對象基本部分歸納為圖形的方法,大膽表現它們各不相同的特征。
【活動準備】斑馬頭飾、畫好小斑馬輪廓線的涂畫紙、黑色蠟筆
【活動過程】
一、看斑馬圖片——通過觀察感知斑馬的主要特征。
1.(出示圖片)瞧瞧我是誰?你怎么看出來的?(黑白條紋上進行判斷。)
2.你喜歡斑馬嗎?為什么?(幼兒表達自己喜歡斑馬的各種理由。)
小結:斑馬穿的衣服很特別,只有黑、白兩種顏色,讓人一眼就認出它來。
二、小斑馬穿衣服——了解小斑馬身上條紋的特點,樂意為小斑馬打扮
(一)小斑馬的新衣——了解條紋的特點,初步嘗試黑白相間涂色。
1.小斑馬哪些地方有黑白條紋?(背上、腳上、脖子等)
2.這些黑白條紋是怎么排列的?(一條黑一條白,一條一條間隔著排)
3.小結:它穿的衣服都是黑白相間的,黑白的條紋排列得很整齊。
4.可是有一匹小斑馬在哭“我的皮毛沒有黑白相間,媽媽會認不出我?”
5.我們一起來幫幫它的忙,(老師示范)
指導:朝一個方向來回涂色,才會烏黑。
提醒:白色的地方雪白,黑色的地方烏黑,黑白相間才會漂漂亮亮的。
(二)小斑馬穿新衣——幼兒個體打扮小斑馬,在輪廓內用黑白間隔方法涂色
1.我們一起來幫更多的小斑馬穿上新衣服。
要求:
1)每人選一匹馬,用黑色蠟筆在輪廓線內以黑白相間的方式涂色。
2)涂色時注意涂滿,不涂到輪廓線外面,做到烏黑、雪白。
三、小斑馬比美——喜歡斑馬
1.哪個小斑馬的衣服最漂亮?
2.小結:黑白相間的衣服最適合小斑馬,都很漂亮。
教學反思:
作為教師要善于發現幼兒的不同特點,給予每一位幼兒以激勵性的評價,充分挖掘作品中成功的東西,給予積極的肯定,使他們獲得成功的體驗,感受到手工活動的樂趣,從而增強自信心。
活動設計背景
孩子進入大班后,更多方面是培養他們成為社會人,讓他們了解社會,關心社會,尤其是一些社會熱點問題。比如:環保中廢物的利用,讓孩子在了解環保的過程中,也體會著一種關心社會的責任,并把這種責任心的培養作為大班教育目標。結合這兩方面,我選擇了這個題材,通過與孩子們一起收集生活中一些無用的瓶子,并加以設計裝飾來美化環境,這就是我選材的意圖。
活動目標
1.知道生活中無用的瓶子經過裝飾可以美化環境。
2.通過對各種投入材料的聯想組合,設計富有創意的立體裝飾瓶。
3.愿意大膽嘗試,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。
4.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。
5.探索與實驗,激發幼兒主動探索的積極性。
教學重點、難點
利用瓶子的各種形狀來設計成裝飾物
活動準備
1.師生共同收集各種形狀的玻璃瓶。
2.裝飾用的材料(毛線、麻繩、干花、餐巾紙、玉米、辣椒干、樹葉、即時貼、彩繩等)。
3.欣賞作品。
活動過程
(一)激發興趣,導人活動。
1.帶領幼兒觀察延中創意室內的各種欣賞作品。
2.向幼兒介紹生活中各種形狀的瓶子及各種裝飾材料。
3.激發幼兒對瓶子進行創意裝飾的愿望。
(二)引導構思,聯想組合。
1.引導幼兒根據生活經驗對瓶子的形狀進行想象造型構思。
2.幼兒說說自己對裝飾作品所需要各種材料的聯想組合。
(三)自主選材,想象制作。
1.充分允許幼兒按自己的構思需求選擇裝飾材料。
2.幼兒制作過程中,針對個別幼兒實際,在想象和技能上給予適當點撥、指導。
(四)相互介紹,欣賞作品。
1.介紹作品的名稱,鼓勵幼兒對自己的作品進行表述。
2.啟發幼兒聯想生活中還有那些廢舊物品可以通過裝飾重新利用。
教學反思
1、 強調幼兒安全時我沒有讓孩子自己說,而是教師全說了,大班孩子已經有了一定的安全常識,這時可讓他們說,這樣既可以增強他們的安全意識,又可以活躍課堂氣氛。
2、引導孩子發揮創作思維時,面有點窄,范圍不夠廣。
設計思路
孩子進入大班后,更多方面是培養他們成為社會人,讓他們了解社會,關心社會,尤其是一些社會熱點問題。比如:環保中廢物的利用,讓孩子在了解環保的過程中,也體會著一種關心社會的責任,并把這種責任心的培養作為大班教育目標。結合這兩方面,我選擇了。這個題材,通過與孩子們一起收集生活中一些無用的瓶子,并加以設計裝飾來美化環境,這就是我選材的意圖。
在設計活動時,我注重了以下幾方面:
首先,根據我園“開發幼兒創造潛能”的特色課程的要求,我著重引導幼兒進行想象創造。如:對各種形狀不同的瓶子的聯想,對裝飾材料的組合運用,這些都隱含著對幼兒創造潛能的開發。
其次,我也注重我園的基礎課程。在技能的傳授上老師也開拓思路,把孩子們原有的一些平面裝飾技能重新組合運用到立體裝飾上。對孩子來說,在技能上也是一次飛躍。除了這些還不夠,開發幼兒的創造潛能以及技能的提高,都需要幼兒內在情感的投入。而環境創設是一種潛在的教育因素,能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。于是我帶領幼兒外出參觀“飾品自助店”,并在活動室創設了“延中創意室”,讓孩子身臨其境。大大激發活動興趣。
在選擇材料及材料投放時,注意因材施教。如:為能力較差的孩子,提供一些半成品的材料,讓他也能體驗成功感。由于了解了每個孩子,激發了他們內在的情感,孩子們的作品是成功的、富有創意的。
活動目標
1.知道生活中無用的瓶子經過裝飾可以美化環境。
2.通過對各種投入材料的聯想組合,設計富有創意的立體裝飾瓶。
3.幫助幼兒體驗和理解故事內容,嘗試講清簡單的事情。
4.能安靜地傾聽別人的發言,并積極思考,體驗文學活動的樂趣。
活動重難點
利用瓶子的各種形狀來設計成裝飾物。
活動準備
1.師生共同收集各種形狀的玻璃瓶。
2.裝飾用的材料(毛線、麻繩、干花、餐巾紙、玉米、辣椒干、樹葉、即時貼、彩繩等)。
3.欣賞作品。
活動過程
(一)激發興趣,導人活動。
1.帶領幼兒觀察延中創意室內的各種欣賞作品。
2.向幼兒介紹生活中各種形狀的瓶子及各種裝飾材料。
3.激發幼兒對瓶子進行創意裝飾的愿望。
(二)引導構思,聯想組合。
1.引導幼兒根據生活經驗對瓶子的形狀進行想象造型構思。
2.幼兒說說自己對裝飾作品所需要各種材料的聯想組合。
(三)自主選材,想象制作。
1.充分允許幼兒按自己的構思需求選擇裝飾材料。
2.幼兒制作過程中,屈,老師.教案.網出處。針對個別幼兒實際,在想象和技能上給予適當點撥、指導。
(四)相互介紹,欣賞作品。
1.介紹作品的名稱,鼓勵幼兒對自己的作品進行表述。
2.啟發幼兒聯想生活中還有那些廢舊物品可以通過裝飾重新利用。
活動反思
1、 強調幼兒安全時我沒有讓孩子自己說,而是教師全說了,大班孩子已經有了一定的安全常識,這時可讓他們說,這樣既可以增強他們的安全意識,又可以活躍課堂氣氛。
2、引導孩子發揮創作思維時,面有點窄,范圍不夠廣。
活動目標:
1、嘗試用排序的方法裝扮設計衣服,運用不同的材料進行表現。
2、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,培養他們大膽創新能力。
3、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,并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。
4、培養幼兒的觀察、操作、表達能力,提高幼兒的審美情趣及創新意識。
5、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。
活動準備:
衣服紙樣人手一份、雙面膠、記號筆、銀筆、剪好的小花花和 蝴蝶結、水彩筆、油畫棒
活動過程:
一、導入主題
1、小朋友們都穿著漂亮的衣服,這些衣服是哪里的?誰做的呢?為什么都不一樣呢?是誰設計的?你們想當小小設計師嗎?今天老師請來了小貓咪來做客,但是,小貓咪的衣服上沒有圖案一點都不漂亮,那么今天我們也來當一名設計師好不好?給小貓咪的衣服設計一下好看的圖案好不好。
二、觀察比較,引導發現
1、材料:展示老師的作品看看是誰把這些衣服設計得打扮的這么漂亮啊?
2、花紋:黑筆寶寶畫了什么花紋啊?
銀筆寶寶幫衣服裝上了閃閃發亮的銀光燈
小朋友還能想出什么花紋?
3、邊觀察,邊演示
1)撕去衣服上的雙面膠,粘上剪好的小花花或蝴蝶結
2)用黑筆寶寶畫上的花紋、周圍的花紋、中心花紋
3)用銀筆寶寶點綴,畫上閃閃發亮的銀光燈
三、創作表現
1、小朋友想不想自己給小貓設計衣服?
2、教師重點指導
1)粘小花花時,要一小塊一小塊粘
2)畫花紋時,要畫得大些,鼓勵幼兒創造想象不同的花紋
3)先畫花紋再裝扮
4)顏色和材料的運用要用排序的方法
四、展示交流
" 活動反思 以談話形式導入主題,增加幼兒對本節課的興趣。在觀察時,因為是小班小朋友,注意力不集中,小朋友東張西望,只有幾個小朋友回答了問題。老師示范的時候,小朋友都很感興趣,都想試一下,
活 動 流 程 "展示幼兒的作品,體驗設計制作衣服的快樂,講出設計的理由。
五、總結
小朋友給小花貓設計的衣服都很漂亮,小花貓非常喜歡,謝謝小朋友。
活動反思:
在粘小貼花時,小朋友有的撕不開,都撕爛了,我應該在講課時,告訴小朋友怎樣撕小貼畫。有的小朋友都把小貼花貼一塊了都疊了起來。
課后小結
在這節課中,幼兒非常喜歡,特別是粘畫和畫花紋的時候,但是語言不是很簡練,語言要精練。設計活動要有趣味性,讓小朋友喜歡。我要上好每節課,認真備課,讓幼兒在快樂中學習。
幼兒園小班語言活動設計:小老鼠穿新衣
作者:李志強 來源:廣饒縣李鵲鎮中心幼兒園
【設計意圖】
現在的孩子在家中多數是獨生子女,自理能力本身就很差,為了讓孩子們知道自己已經長大了,也該自己學習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了。在寒冷的冬季里,孩子們來園時都穿來了外套,我借助這些外套鼓勵孩子們學習穿脫衣服,從而提高孩子們的自理能力,我便精心設計了這節課。
【活動目標】
1、學習故事中小老鼠遇到困難自己動腦筋,想辦法,不麻煩別人的自立精神。
2、學習自己穿脫衣服。
【活動準備】
外套每人一件、《小老鼠學穿衣》幻燈片、《貓和老鼠》里老鼠幻燈片。
【活動過程】
一、組織幼兒觀看動畫片《貓和老鼠》中的老鼠幻燈片,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。
1.小朋友,今天我邀請了一只小動物來我們班做客,想知道它是誰嗎?那你們喜歡它嗎?為什么?
教師小結:動畫片中的小老鼠杰瑞,很聰明、機靈,做事情喜歡動腦筋,想辦法,所以,我們大家都喜歡它。
2.可是,今天我們還請來了一只小老鼠,這只小老鼠最怕冬天了,小朋友猜一猜,它為什么最怕冬天呢?
小朋友的猜測對不對呢?我們一起來看一下,這只小老鼠到底為什么最害怕冬天。
二、結合幻燈片讓幼兒理解故事
1.出示第一張幻燈片進行提問:
(1)小朋友,看小老鼠是在哪里呢?
(2)小老鼠在家里干什么呢?它在那里坐著干什么?發什么愁?
(3)那小老鼠為什么不出去玩呢?
(4)外面下雪了,那外面有沒有小動物呢?
2.出示第二張故事掛圖
(1)小朋友,你們看一下,這張圖上有什么?
(2)小老鼠在干什么呢?它旁邊是什么?
(3)它在用袋子干什么呢?
(4)它套進去了嗎?
3.出示第三張幻燈片
(1)它現在套上了嗎?
(2)對,小老鼠沒套上還急出了一身汗。這個時候小老鼠會怎么做呢?師:小老鼠到底請沒請別人幫忙呢?我們一起來看下一張
出示第四張故事掛圖
(3)小老鼠找人幫忙了嗎?
(4)它是怎樣套上的呢?
(5)對,小老鼠沒有找別人幫忙,自己想了個好辦法把袋子套上了,那小朋友知道小老鼠為什么要給尾巴套上袋子嗎?
(6)哦。小朋友冷的時候怎么辦呢?
(7)所以,這個袋子就是小老鼠尾巴的衣服。
(8)請幼兒為故事想個好聽的名字。
三、故事好聽嗎?下面老師再把故事完整的的講述一遍。講述完后提問:
(1)故事講完了,小朋友能告訴我小老鼠為什么最害怕冬天?那穿衣服的時候小老鼠請沒請別人幫忙?那它是怎么做的呢?小老鼠想了個什么好辦法?
(2)請幼兒為故事想個好聽的名字吧!
四、學習穿衣服的方法,鼓勵幼兒自己穿衣服。
(1)對,小老鼠真聰明,自己想了個好辦法給尾巴穿上了衣服。那小朋友害怕冬天嗎?
(2)小朋友為什么不害怕冬天?對,我們不害怕冬天,因為我們有衣服,并且我們自己會穿衣服。我們還喜歡曬太陽,喜歡在戶外玩耍,所以冬天我們不怕冷。
(3)那小朋友,現在我已經準備好了衣服,哪位小朋友能上來表演一下穿衣服?請個別幼兒上臺示范穿衣服。
(4)小朋友,下面我們一起來穿衣服,穿好后一起到外面玩吧!
【活動延伸】
1.在區角中,讓那些不會穿衣服的幼兒再進行練習。
2.日常生活中鼓勵幼兒穿衣比賽。
【活動反思】
在本節課開始中,我利用貓和老鼠里老鼠的幻燈片,來激發幼兒的興趣,在一步一步的提問和啟發引導下,幼兒的思維被完全激發起來,整節課,幼兒發言積極性很高,在學習穿衣服的方法部分,幼兒都能積極主動的到臺前展示,達到本節課的活動目標。但是,我考慮到時間問題就匆匆結束了。在最后部分我沒有總結就結束了,好像這樣做有點顯得草草了事的感覺。
活動目標:
1.能用雙手交替方式將彩色紙撕成長條、大小塊,進行粘貼造型。
2.能較大膽合理的運用鮮艷的顏料進行點畫、印畫裝飾。
3.體驗美工活動的樂趣。
4.讓幼兒體驗自主、獨立、創造的能力。
5.感受動物穿新衣的美感。
活動準備:
1.一組一張大的沒涂色的小動物圖片。
2.紅、黃、藍彩色紙和彩色顏料若干,漿糊、棉簽、大花衣服的實物或圖片。
活動過程:
1.欣賞"漂亮的衣服",感受服裝上的條紋、色塊圖案之美。
師:這里有這么多漂亮的衣服,他們是什么樣子的?你的衣服是什么樣子的?請幼兒個別介紹或相互介紹。
2.出示空白小動物底圖,交代活動內容及要求。
師:小動物們沒有漂亮的衣服穿,請你們幫他們做一件漂亮的衣服好嗎?。
(1)示范雙手交替撕紙。鼓勵幼兒撕出長條或小塊。(幼兒徒手模仿撕紙動作)
(2)教師將撕好的長條和塊狀的紙片貼在小動物的身上。
(3)示范手指點畫或紙球印畫方法,并請個別幼兒嘗試操作。
3.幼兒進行操作活動。
分成兩組操作,一組撕貼畫,一組手指點畫。
(1)撕貼畫組:桌子上放一個小筐,請幼兒將撕好的彩紙放在小筐里,不要隨地亂扔。教師指導、鼓勵幼兒將紙條按一定的順序,如從上往下或從左至右粘貼,并注意顏色的搭配。(教師可將紙折成長條后再讓幼兒撕,減輕難度)
(2)手指點畫組:指導幼兒蘸一種顏料點畫后把手擦干凈再蘸另一種顏料點畫,并注意色彩的搭配。
4.展示作品,相互欣賞。
活動延伸:
美工區中可提供材料繼續制作。
教育作用:
1、幫助寶寶用已認識的顏色進行點畫。
2、發展寶寶手部動作。
材料與場地:紅、黃顏色,設計成形的服裝樣板圖,紙張,音樂。小推車、羊角球、小搖車。
活動過程:
一、問候時光:
1、接待。教師與寶寶(媽媽爸爸)交流問候,表示歡迎。
2、點名游戲:
a、教師向寶寶介紹自己。
b、教師用鈴鼓輕輕地拍被點到名字的寶寶的手,向他表示親切問好,鼓勵寶寶回應教師的問候,爸爸媽媽幫助寶寶學習問好。
c、歌曲《找朋友》,穩定孩子情緒。鼓勵寶寶跟著音樂自己學著拍節奏,寶寶和爸爸媽媽一起跟教師學唱歌曲。
二、運動時光:教師向寶寶介紹各種小型運動器具,讓寶寶說出名稱。爸爸、媽媽帶寶寶玩一玩。
三、快樂時光:
1、出示游戲材料。提問:“這是什么?”孩子學說:“紙、紅色。。。。。。”
-媽咪愛嬰-網幼兒園教案頻道2、教師示范游戲。將一大張紙捏成紙團,紙團蘸上紅(黃)顏料,在畫好的衣樣上印染。
3、爸爸媽媽握住寶寶的手進行印染。
4、游戲時,爸爸媽媽幫助寶寶鞏固對顏色的認識。
四、溫馨時光:親子游戲“穿新衣”
1、爸爸媽媽幫助寶寶穿上自己制作的服裝。
2、隨著歡樂的音樂,模仿父母的動作。擺動身體、跳舞、做時裝模特等。
活動目標:
1、初步了解小斑馬身上條紋的特點,嘗試在輪廓線內用黑白間隔的方法涂色。
2、喜歡斑馬,樂意打扮小斑馬。
3、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,并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。
4、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,培養他們大膽創新能力。
5、讓幼兒體驗自主、獨立、創造的能力。
活動準備:
斑馬頭飾、畫好小斑馬輪廓線的涂畫紙、黑色蠟筆。
活動過程:
一、看斑馬圖片——通過觀察感知斑馬的主要特征。
1.(出示圖片)瞧瞧我是誰?你怎么看出來的?(黑白條紋上進行判斷。)
2.你喜歡斑馬嗎?為什么?(幼兒表達自己喜歡斑馬的各種理由。)
小結:斑馬穿的衣服很特別,只有黑、白兩種顏色,讓人一眼就認出它來。
二、小斑馬穿衣服——了解小斑馬身上條紋的特點,樂意為小斑馬打扮
(一)小斑馬的新衣——了解條紋的特點,初步嘗試黑白相間涂色。
1.小斑馬哪些地方有黑白條紋?(背上、腳上、脖子等)
2.這些黑白條紋是怎么排列的?(一條黑一條白,一條一條間隔著排)
3.小結:它穿的衣服都是黑白相間的,黑白的條紋排列得很整齊。
4.可是有一匹小斑馬在哭“我的皮毛沒有黑白相間,媽媽會認不出我?”
5.我們一起來幫幫它的忙,(老師示范)
指導:朝一個方向來回涂色,才會烏黑。
提醒:白色的地方雪白,黑色的地方烏黑,黑白相間才會漂漂亮亮的。
(二)小斑馬穿新衣——幼兒個體打扮小斑馬,在輪廓內用黑白間隔方法涂色
1.我們一起來幫更多的小斑馬穿上新衣服。
要求:
1)每人選一匹馬,用黑色蠟筆在輪廓線內以黑白相間的方式涂色。
2)涂色時注意涂滿,不涂到輪廓線外面,做到烏黑、雪白。
三、小斑馬比美——喜歡斑馬
1.哪個小斑馬的衣服最漂亮?
2.小結:黑白相間的衣服最適合小斑馬,都很漂亮。
Copyright 2010-2019 Qinzibuy.com 【親親園丁】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:粵ICP備14102101號